2001 年,《朋友记》第七季正在好意思国播出,斩获了约 2000 万平均收视东谈主数,位列当年全好意思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前五名。
这部从上世纪走来的经典好意思剧,天然热度有些下落,但漫长的播出生命线带来了一些稀奇的彩蛋——剧中的居品陪同时期更替而变迁。岂论是 Nokia 手机、PlayStation 照旧 Windows 系统,都有着横蛮的时期属性,寻找这些代表了一个时期的「象征物」,一度是不雅众津津乐谈的话题。
而这一季,有个新家伙登场。
独到的半透明外壳、以浓厚的红色为主色调、屏幕边缘包裹着透明的塑料材质,以及透过外壳不错虚浮看到里面的构造,放在悉心联想的片场中也能第一时候收拢东谈主的眼球。
iMac G3,这是乔布斯回想苹果后发布的首批贫瘠作品之一。
在发布会上,乔布斯对这台技能与艺术完竣勾通的诞生定位极其了了:
iMac 让电脑使用变得更浅近。
那是千禧年前后,互联网照旧个清新玩意,电脑则没那么友好,联想死板无趣、界面晦涩复杂,莫得蛊惑力的同期学习资本也十分地高。
苹果想让 iMac 成为东谈主们探索这个未知寰球的流派,是以它技能理念先进、它使用直不雅易懂、它联想优雅颜面,苹果致使专门推出了一条宣传片,就为了标明 iMac 浅近又好奇钦慕好奇钦慕,连小孩子都能纵欲使用。
最终方向很浅近——要让每个看到它的东谈主都捋臂张拳。
▲ iMac G3 活跃在各大影视作品中
不负众望,以这个角度切入市集的 iMac G3 大获到手,被视为苹果复兴的象征。
二十六年后,iMac M4 发布。
门面担当,性能不弱
第一眼看往常,iMac M4 最显眼的等于相同多的配色,致使连官网的宣传标题都将彩色元素置入其中。
iMac M4 的合座配色革职了 iMac M3 的有研究:搭配疏导神情的不同饱和度,造成 iMac 的色调好意思学。
高饱和度的神情覆盖了 iMac 的统共背部面板,使其在职何角度下都能呈现出浓郁的视觉冲击力,清淡的同色系 logo 与后面的横蛮造成对比,以便在职何环境中,东谈主们都不错一眼看见这个配合又亮眼的家伙。
清淡的神情还填补了剩下的细节:正面底部面板与支架都遴聘请较低饱和度的同色系神情示东谈主,营造出柔软的视觉成果,让用户在使用屏幕时不易散播珍观念,这倒是与苹果一贯的珍观念表面相匹配。
清淡的神情与 iMac M3 一样,保留在更换了 USB-C 接口的妙控键盘与妙控鼠标上,天然键鼠与 iMac 不是一个合座,但依然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纵欲辨别它们的配套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的电源线也领有了与 iMac 履行匹配的清淡神情,而不是标配白色了。
与配色相适合的等于它的居品定位——看到这么神情秀雅讨喜,联想从简的 iMac,你只会想作念些快活纵欲的事情,而不会想把它带到败兴又无语的专科环境中。
就像全球闻明联想盘考公司 IDEO 的首席施行官兼总裁蒂姆 · 布朗说的:
性能决定了你的居品能作念什么,而联想决定了用户如何去作念。
在这一代 iMac 上,最大的变化是它的大脑—— M4 芯片登场。
爱范儿拿到手的是一台顶配 iMac,搭载满血 M4 芯片,32GB 内存与 2T 固态硬盘,咱们先按照老例,对它进行了一次跑分。
在 GeekBench 6 中,iMac M4 得到了单核 3699 分、多核 14833 分的成绩,四肢对比,上一代 iMac M3 的单核成绩为 3138 分,多核 11912 分,得到了约百分之二十的性能提高。
本年的 WWDC,苹果通知了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登场,AI 认真成为苹果居品必须具备的功能,AI 性能成为躲不开的话题。
相同是 GeekBench,iMac M4 在 AI 测试中通过 CPU 得到了单精度 4687 分、量化分数 6268 的成绩,四肢对比,iMac M3 的得分为 4103 和 5615。
单精度分数代表 iMac M4 在高精度、细巧运筹帷幄任务(如复杂图像识别)中的才略,而量化分数则展示了它在快速、省电任务(真及时语音助手)中的效能。
不外,咱们遥远以为纸面参数仅供参考,独一当这些参数化作这台 iMac 的履行体验时,才赋予其真实的道理。
四肢一位笔墨使命者,与别称照相师,刚巧模拟正常大部分的使用场景,试试这台联想与性能并驾皆驱的 iMac M4。
写稿需要广宽的常识储备,尽头是在我方不够练习的限制,通常需要依赖浏览器查询尊府,让我能「博古通今」。
由于尊府洒落在互联网的各个边际,我通常需要同期掀开好多网页进行翻阅。但是,好多网页包含复杂的剧本、动画或后台任务,一朝开启,CPU、GPU 和 RAM 需要并行责罚各样任务,成为电脑性能的隐形杀手。
此时,iMac 能因循我同期浏览几许个网页,很毛病。
测试中,我掀开了 50 个网页,覆盖视频、小游戏、新闻、带动效的官网等类别,在网页十足加载完成后,我快速切换每个网页,并使用其中的动效和小游戏,iMac M4 依旧丝滑,莫得任何卡顿出现。
天然各人更为熟知的是透明大背头 iMac G3 与台灯电脑 iMac G4,但 iMac G5 才是至关贫瘠的一代。
2004 年,一根支架撑起的「白色相框」,为异日的 iMac 联想奠定了基础。
20 年后,相同是一根支架撑起了 iMac M4,以及正面分离率 4480 x 2520 的 24 英寸 4.5K 视网膜涌现屏。
不外,一台涌现屏可不够。
在我正常使用中,稿件、网页、图片责罚与微信等交流器用通常同期存在,来往切换十分散播珍观念,多台涌现屏成为了刚需。
经过测试,这台搭载满血 M4 芯片的 iMac 因循同期联贯两台分离率为 6K(60Hz)的外接涌现器,况且同期运行 Safari 浏览器、飞书、微信、剪映等正常生计使命需要的诳骗时莫得出现彰着卡顿。
一台 iMac 再加两台外置涌现屏,每个任务终于都不错优雅地摆设在屏幕上,毋庸从一堆软件的堆叠中找我方需要的界面了。
互联网的发展史,其实亦然数码相片的传播史,图片跟着齐集沿途,成为东谈主们最基础的信息引子之一。
照相是我的细心,亦然我使命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我从不会使用公司的 MacBook Air 作念图片使命——因为太卡。
这不可幸免地占用了我不少的休息时候。
▲ MacBook Air M1
在 M4 的加捏下,新 iMac 能否承担一定的图片责罚任务,这至关贫瘠。
为了测试 iMac M4 的图片责罚功能,我准备了 7 张由富士中画幅相机 GFX 100S 拍摄的图片,通过 iMac 背部的四个雷雳 4 接口授输到 Photoshop 中,使用 Photomerge 功能进行全景接片。
这七张相片每张 1 亿像素,接片后去掉访佛部分,再进行立异,像素量达到了 4.7 亿,工程文献大小为 10.7GB。
在合成之后,我缱绻对这张全景相片进行调色,试试它责罚静态图片的极限在那处。
要知谈,在如斯雄壮的像素压力下,及时责罚图片是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性能不够的电脑往往不成及时预览调色成果,要等操作限制一两秒后才能看到编削成果。
别小看这一两秒,这少量卡顿就足以让用户提起手机,转化底本专注的珍观念。
在 iMac M4 上,我对这张全景接片先后进行了曝光编削、弧线编削、HSL 编削,并使用了三个蒙版器用,对相片作念精细化编削。
在二十分钟的后期历程中,岂论是对图片进行接片、畸变立异,照旧后续的曝光、神情等基本参数进行编削,或是用蒙版精细责罚局部细节,iMac 都莫得掉链子。
看来,静态影像还难不倒它。
在静态影像测试时,我猜测一个梗:
编订仍是成为一个东谈主必备的基础手段。
这句打妙语,我听到不啻一次了。
天然有夸张的好奇钦慕好奇钦慕,但跟着流媒体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视频成为信息畅通的贫瘠器用,岂论是消遣文娱,照旧学习使命,都离不开这种动态引子。
编订视频的才略,确切愈发贫瘠。
平庸的编订确定不在话下,但生计中不免际遇偶尔超标的需求,比如调色,iMac M4 能胜任吗?
在此次测试中,我将单条 4K 60 帧,Apple ProRess 422 Proxy 规格的 Log 视频放进达芬奇,进行了一系列编削,包括:Lut 回话、白均衡编削、曝光编削、添加胶片光晕、添加胶片颗粒、降噪与锐化等一系列操作。
这关于 iMac 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前边的回话与调色成果中,我不错在预览界面及时张望渲染过的视频,当加入胶片光晕与颗粒成果后,预览帧率下落到每秒 15 帧傍边,此时还能对付对画面进行及时的动态预览。
等降噪成果登场,iMac 才透顶劳作起来——预览界面的帧率下落到每秒 3 帧傍边,简直不可用于动态预览,只可在成立好降噪参数后先关闭节点,等输出前再掀开。
这条测试视频总时长为 20 秒,共 1200 帧,输出为 4K 60 帧 H.264 视频所用时候为:
带降噪与锐化成果:11 分 59 秒
不带降噪与锐化成果:1 分 42 秒
从及时预览的帧率与输出速率来看,此时,iMac 简直仍是波及了我方的性能范畴。
我时常只用达芬奇作念粗剪与调色,比及输出以后再放到 Final Cut Pro X 中作念编订(更偷懒的话就用剪映),这很容易让输出的片断四处错落,收获于 iMac M4 上双双打破 3000MB/s 的读写速率,我不错在相称短的时候里完成这些破碎屑段的整理使命。
从这一系列测试来看,iMac 在 M4 的加捏下,完全不错纵欲责罚繁琐的基础任务,偶尔的「出格」需求也不在话下,天然差点没扛住比拟基础的降噪责罚,但阐扬足以让我快活。
毕竟,关于一台更偏向于正常使命文娱使用的电脑,快慢仅仅时候问题,跨过「能作念」这个门槛,才是最贫瘠的。
褪去操纵,回想本质
咱们以十年为一期,纵不雅 iMac 的发展,背后其实袒护着很特好奇钦慕好奇钦慕的变化。
1998 年,第一台 iMac G3 出身。
凭借联想的优厚与使用的浅近,让 iMac 成为专家心爱用、乐于用的电脑,由此成为了苹果的常青树之一。
十年往常,跟着用户需求渐渐初始细分,专科软件如星罗云布干涉个东谈主电脑。
2009 年,iMac 27 英寸与 21.5 英寸推出。
两种尺寸的屏幕、更强的 intel core i5 和 core i7 责罚器、更多的 RAM,都是为用户日益各样化的使用需求准备的配置。
爱范儿的办公室里就还有一台搭载 intel 责罚器的 iMac,它莫得先进的 M 系列芯片,也莫得多彩的神情联想,但收获于其时苹果提供了满盈多的定制遴聘,让它依旧很刚毅——在同期期的 MacBook Pro 仍是十分劳作的今天,这台老 iMac 依旧不错快速反馈我的需求。
▲ 搭载 intel 芯片的 iMac
又一个周期往常,跟着科技进一步进展,东谈主们对电脑的专科需求已不再浅尝即止,不同的用户,使用需求也愈发细分。
隔行如隔山,不同的行业之间的需求可能大相径庭,由于 iMac 自己一体机的特色,苹果官方提供的配置仍是不及以得志所灵验户琳琅满方针个性化需求了。
这才有了当今的 Mac 近况—— Mac mini 凭借高度拓展性快速崛起,而 iMac 定位渐渐向基础使用收拢。
专科需求的转化,让 iMac 的「高配」之路知难而退,但这并不是一件赖事,各司其职,才能为用户提供更精确的遴聘。
褪去了「操纵」的 iMac,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出身时的定位——凭借联想与性能的均衡,让东谈主们乐于在正常生计中使用它。
就像 2021 年,神情再次回想 iMac 时,库克说的那样:
iMac 是让东谈主们感到应允、充满灵感的诞生。
这与 iMac 出身时,乔布斯的愿景世代相承。
又何尝不是一种持久弥新呢?
亚bo体育网